河南一高校学术委员会首试去行政化 领导全退席

2013年04月16日03:35  大河网-河南商报
漫画/王伟宾 漫画/王伟宾

  近日,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新一届的学术委员会召开了第一次会议——委员们都是普通教授,会议议题涉及的行政部门负责人才能参与,还要回答委员们的问题。即便是校长,也是被邀请了才能参与。

  这让教授们有了“当家做主”的感觉。

  而此前,学术委员会委员一般都是清一色的院系领导,学术会议和行政会议几无区别。

  没行政负担,讲话能放开

  在一个月前进行的公选中,经全体教师投票,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正校级调研员、60岁的仉建涛成为该校学术委员会主任。

  此前,校长、书记是校学术委员会委员,这在我国的大学中是普遍现象。2011年出台的河南财经政法大学《学术委员会章程》规定,“校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由校长担任,副主任委员由校长聘任,委员由校长办公会议研究通过,校长聘任。”

  一些教师认为,“委员都是院系领导,开学术委员会和开校领导会议差不多。”

  而本届学术委员会的30名委员,均由教师选举产生,条件是“学术水平较高的学术带头人或学术骨干”,为保证各个学科都有发言权,每个院系一般有一个席位。委员会是对有关学术事项审议、评定、咨询和决策的最高机构,包括职称评定、科研决策、教师遴选等。同时硬性规定,现任领导不再担任校学术委员会委员。

  在仉建涛看来,没有行政职务的教授担任委员,有时间有精力办学术上的事情,另外这些人没有行政上的负担,各方面都能放开,“这实际上是‘教授治学’的一种探索。”

  “校长们制定的东西再合理,

  也不如让教授们讨论”

 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校长李小建认为,现代大学应“校长治校,教授治学,民主管理”,这就需要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适当分离。

  这种想法很快得到省政府和省委组织部的支持,相关领导鼓励该校先行一步。

  经过讨论选举,该校新一届学术委员会成立,并制定了章程,包括几方面:一是现任领导和中层正职不再担任校学术委员会委员;二是校学术委员会委员以普通教授为主体;三是校学术委员会采取席位制,由民主选举产生;四是凡涉及学术的问题首先应由学术委员会研究,再提交校长办公室,切实尊重学术委员会的意见和建议。

  学术委员会委员王利军说,这次变动给大家的感觉可以用“震动”形容。校领导的退出让学术委员会摆脱了行政干扰,普通教授在学术问题研讨、学术资源分配甚至学术标准认定上,有更多发言权,学校在学术问题的决策上,会更科学。

  4月11日下午,学术委员会召开第一次会议,“这次会议涉及人事部,人事部门来旁听解答。平时就是校长,也是被邀请了才能旁听。”

  “校长们在一起制定的东西再合理,也不如让教授们讨论讨论。”仉建涛说,教授治学,就是从细节做起,让大家有参与感,也是实现民主管理的途径。

  “领导全部退席”,“一刀切”合适不?

  此举虽然在河南高校是第一次推出,但几年前国内一些大学已开始尝试。

  2010年6月,华中师范大学新一届学术委员会成立,除分管学术工作的副校长杨宗凯外,几位校领导全部退出;2011年3月28日,山东大学公布的新一届学术委员会名单中,没有校长徐显明的名字;吉林大学、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高校也相继宣布校领导退出学术委员会;复旦大学学术委员会除了没有校领导,其下设的5个分会也不设主任。

  “领导退席”曾引起热议。不少人认为,这是高校“去行政化”的一大步;也有人提出,校领导中有相当一部分学术水平完全够格入选,“一刀切”有矫枉过正、浪费人才的可能。

  一些学术水平较高的行政领导未入选学术委员会,会不会影响其学术权威?

  仉建涛认为,有些领导既是学校的行政领导,又是部分学科的学术带头人,“一些行政领导,学术方面可能比我们做得还好,实现教授治学,当然包括担任领导但没有进入学术委员会的那部分教授,审议学术问题的时候,也要充分征求他们的意见。”

  能否真正做到学术独立?

  领导退席,学术是否能真正独立?坚称要“去行政化”的南方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称,如果没有行政级别,大学在实际管理中就会沦为弱势群体。“大小部门都觉得高你一等,简单的事情也可能要走几个月的程序。”

  李小建说,“去行政化”不是不要行政,而是让大学回归学术本位,弱化行政部门对大学的控制权,将学术权力归还给学术委员会和教授们。

  没有领导参与的学术委员会,其地位如何保证?能否在重大学术事务上有决策权?仉建涛认为,学术委员会是校长负责的教学科研工作的一部分,“只是适当分离,并不是彼此独立。”

  学术委员会和校长办公室意见有分歧,听谁的?仉建涛说,如果实行过程中出现问题,再想办法解决。但在他看来,“校长治校是法律规定,如果谁和校长发生分歧,那是他文件没学好。”

  委员王利军也认为,当前做到完全独立是不可能的,但这一步迈出去,已经比以前“好得多”。

  要有一个

  强有力的主任

  开了“校领导退出学术委员会”先河的华中师范大学前校长马敏(现为该校党委书记)认为,该制度执行了3年,还算顺利,但“和当初设想也有差距”。

  他说,在这3年,行政和学术配合得非常好,关于学术的问题都交由学术委员会讨论,行政上不干涉。学校关于学科设置等想法,如果学术委员会认为不合适,就听他们的。

  在保证学术委员会独立上,马敏认为,关键要分清问题:评议问题一律听学术委员会的,涉及发展的听校长办公会议的意见。

  另外,避免学术委员会流于形式的关键,除了制度约束,还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主任,“必须要很热心,有组织能力,敢说话”。

  目前华中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有委员近20人,不过,大家平时比较忙,很难凑齐,活动有点少。马敏说,现在正考虑适当减少人员,保证11人到13人,然后分小组,有问题针对性讨论。下一步要考虑制订工作计划,“我们给学术委员会主任专门配了秘书,要多组织活动。”

  在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发展规划处处长罗松远看来,这毕竟是一种新生事物,现在都在探索。目前可能想到的好处是,过去教授做得好,都是“学而优则仕”,想去做个行政领导,但一旦做了行政工作,毕竟会弱化学术,现在让他们独立执掌学术委员会,可以学术做好了,依然有发展空间。

(原标题:学术上的事儿 教授说了算)

分享到:
猜你喜欢

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

保存  |  打印  |  关闭
  • 新闻解放日报刊文怀念胡耀邦逝世24周年
  • 体育中超恒大2-1 国安2分钟追2球2-2 视频
  • 娱乐台57岁知名作词人恋上好友17岁女儿(图)
  • 财经1季度GDP增速为7.7% 商品房销售增61%
  • 科技WiFi遍布相互干扰成网速隐形杀手
  • 博客羽泉:回应《我是歌手》夺冠质疑
  • 读书帝国杀戮:皇太极专权宰割八旗诸王
  • 教育盘点高招面试神题:北大考千年王八万年龟
  • 育儿男童阴茎受伤自称系老师用针管扎伤